展演》「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 旅德藝術家郭敬耘對土地的再凝視 

2019/06/27
展演》「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 旅德藝術家郭敬耘對土地的再凝視 
展演》「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 旅德藝術家郭敬耘對土地的再凝視 
展演》「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 旅德藝術家郭敬耘對土地的再凝視 
展演》「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 旅德藝術家郭敬耘對土地的再凝視 
展演》「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 旅德藝術家郭敬耘對土地的再凝視 
展演》「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 旅德藝術家郭敬耘對土地的再凝視 

我們對自己所居土地的認識,究竟建造於怎樣的根基之上?媒體、歷史、體制教育製造出的集體意識,宛如一則則神話,始終是由聽說而來。而資訊科技的加速度革新,使人得以全知的幻覺,將人屏蔽於對土地的直接理解外。

此刻於「新富町文化市場」展覽的「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由旅德藝術家郭敬耘策展。出於與故土故物重拾連結的渴望,郭敬耘以個人身體之力挖土造物,並以此複製消費社會中材料的取得;製作時援引、挪用的文化語言;購買後以熟悉的母體文化各自表述等取得物的不同階段。透過「擷取資源」、「製造物」、「使用物」,讓自身身體在資本主義式殖民的凝視與被殖民者(在被擷取資源的地方住民、物件生產者、消費角色者)切換,探討移民與全球化產業下的移地原料開採、大量製造。

2018年底起,郭敬耘以採礦回望台灣,利用移居後對故鄉產生距離感的身體,由平地溯源而上逐漸進入山脈,穿行於橫切島嶼的水系間。於挖礦途中遇見溪流、土壤被變造為服務工業發展的資源、依賴其建造的發電設備、改變灌溉習慣造成的耕地與景觀變遷,和仰賴土地卻逐漸在資源分配中遭邊緣化的農業。

創作名稱「微型採礦:溪畔的克里奧人」,以帝國航海年代,歐洲人在南美殖民地的移民後裔「克里奧人」(Creole),喻解為脫離母體文化,因為移居現實而逐漸適應、改變母體身分認同狀態的人。

郭敬耘從雲林麥寮的溪流出海口出發,上溯至平地與山脈的入口:集集攔河堰,最後抵達位於合歡東峰、奇萊北峰山系間的濁水溪源頭。挖礦的身體穿梭於河床、水系支流、沿岸產業,以及曾經或正居住於河畔的居民對土地的描述之間。訴說農村與都市、地方與世界間若近若遠的複雜交會;地方在經濟、政治、歷史、族群等力量交互牽引下,物與人呈現的離散面貌。

 

展覽資訊
時間 |即日起-7.14  10:00-18:00  週一休館
地點 |新富町文化市場(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官網 |https://pse.is/J7SW8

 

■編輯/Demian‧圖片提供/郭敬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