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不平之鳴—江宥儀 John Yuyi
2019/01/03性別不平的現象始終存在,在遇到不公、權力不對等、不受尊重的狀況時,你會選擇以什麼姿態面對?LEZS邀請4位來自不同藝術領域的女性,分享她們各自的個人經驗和社會觀察,以及她們的作品如何以不同形式和話語呈現自身面對的性別歧視。對跨界藝術家江宥儀而言,創作的意義就是一直提醒自己要勇敢做自己,不要再管別人眼光。
John Yuyi 江宥儀 跨界藝術家
Q:在音樂/藝術產業裡,你觀察到或自身經歷的性別不平等的狀況?
A:我很常覺得性別不平等,尤其是在這個產業裡。去了紐約之後,我身邊的合作夥伴多半是男性,在其中身為一個亞洲女性,似乎更容易被注意到,但也覺得會因此被別人歸類為比較小女孩、比較不是那麼專業,這是我個人的感受。在紐約的社會氛圍下,有利也有弊,但的確,當許多人特別提到或將我歸類為亞洲女性藝術家時,我就會反思一下,亞洲女性藝術家在這個產業裡,確實是真的很少,就像之前Dior有一季開場的第一套上衣就寫著“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為什麼世界上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那一季就是以我小時候很喜歡的畫家Niki de Saint Phalle作為設計靈感。
另外,我的名字叫John是因為我姓江,Yuyi是我的名字宥儀的音譯名,而John看起來就是洋人男性的名字,導致至今接獲雜誌媒體採訪邀約,我提供我本人的照片過去,還是會被對方回信要求寄我本人的照片。每次發生這樣的狀況時,心裡都覺得還滿妙的,因為我在社群媒體發佈的作品都是由我自己本人操作,媒體卻還是常誤以為照片中的我只是model,背後操控的另有其人,雖然我無法肯定他們一定是把我誤認為男性,但網路上經常有很多人會直接叫我dude、bro,這些通常會以男性為對象的稱呼,實在不知道是他們口語習慣還是他們真的以為我是男生。
Q:在音樂/藝術產業裡,你觀察到或自身經歷的LGBTQ族群所遭遇的不平等的狀況?
A:對於LGBTQ族群所遭遇的不平等的狀況,其實我自己在紐約也有非常明顯的感受,像是有些人希望被稱呼為「They」而不是He或She,同樣的問題在台灣反而不存在,因為在中文中,不管稱誰「他」或「她」都是同一個發音,但在英文裡就是He跟She。曾經有人第一次遇到我就問我希望被稱She還是They,我才知道原來紐約會尊重希望被去性別化的人的意願。
時尚產業或Music Video產業,很流行用白紙,很流行用雀斑,很流行用LGBTQ的議題,雖然我覺得有一個媒介能讓大家關心LGBTQ族群的議題是很好,但是我所認識的許多這些族群的人,他們其實更能感受到產業是在消費他們,尤其在紐約,許多被找來拍攝LGBTQ議題的都算是personality model,他們也不一定在工作裡能得到相同於其他所謂正規模特兒的費用,而他們又是在生活中更需要經濟收入的,因為他們的特質讓他們在社會上不容易找到工作,所以他們會更加在意被消費。上述這些都是我在亞洲沒有經歷過,在紐約社會氛圍卻是非常濃厚的,所以我還滿希望台灣能更重視這些族群的存在,並給予他們需要的尊重,即使台灣對性別平權的理解程度已經算是亞洲國家中相當進步的,但還是有許多人誤以為gay就是娘娘腔、gay就是想當女生,如此基本的誤解,跟紐約的差距真的還滿大的。
Q:希望透過你的音樂/藝術作品,傳遞什麼樣的訊息來表達性別平權?
A:性別平權並不是我一直在圍繞的創作主題,但是我之前有在紐約做過性別平權的project,我請了一些曾和我一起工作過,以及一些在網路上我覺得很欣賞他們個人特質,且對於這個議題可能有想法想表達的人,一起來拍一組關於他們對於性別平權這個議題有什麼想講的話,然後在他們身上表達出來,有點像是把他們的引言放在他們身上,用我的刺青貼紙跟攝影的方式去呈現。我做的東西也是一直在提醒自己要勇敢做自己,人只有活一次,不要再管別人眼光了。我不覺得自己有厲害到能向大家呼籲這些事,只是這個project也是在讓我自己知道,如果我能讓大家有一點勇氣去做自己、去表達自己的訴求,那我覺得這就是我做作品很有意義的一大原因。
■文/ Jessin Tu‧攝影/Adams Chang
*本文節選自LEZS32〈性別不平之鳴〉。
欲閱讀全部特輯,請購賣當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