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首位女同國會議員逝世:曾因性向落選,但「樂而不悔」

2021/04/01

▲英國首位女同志國會議員考夫恩逝世,政壇與媒體一片哀悼之聲。圖為英國知名媒體《衛報》(The Guardian)的相關報導。(截圖來源/《衛報》)

2月在英國是「LGBT歷史月」(LGBT History Month),但就在大西洋隔岸的美國慶賀出現史上首位同志內閣正式官員之際,英國這邊卻傳來哀傷的消息:該國第一位女同志國會議員莫琳.考夫恩(Maureen Colquhoun)離世,享年92歲。許多政壇名人紛紛表達哀思與致意,連英國下議院也發文追悼。這不僅是因為考夫恩稱得上是英國國會第一位出櫃的同志議員(早於1984年出櫃的男同志議員Chris Smith),更因為她也是首位受強迫出櫃影響而被斷了國會之路的議員。

▲英國國會下議院在推特發文悼念考夫恩。(來源:英國下議院推特

考夫恩生於1929年,青少年時便加入工黨。1971年,她當選地方議會的議員,是該區議員中唯一的女性。由於她的女權立場鮮明,經常直言不諱,不僅於公於私飽受嘲弄,還被保守黨對手阻止她參加議會的委員會,只因她「太愛講話」。即便如此,1974年考夫恩仍成功當選下議院議員,而當時英國國會的女性議員不到三十位。

▲考夫恩於1974年競選國會議員時所攝。從她的穿著可看出當時工黨以「勞工階級母親與妻子」作為女性政治人物主要形象的風氣。(來源/推特

進入國會後,考夫恩致力於提倡墮胎權、性工作除罪化、改善女性工作處境等議題。她認為立法者理應讓女性過更好的生活,而這個目標應該化做法律,由現在與未來的政府所遵守,「我想這是我身在國會的理由。」但改革之路困難重重,女性自覺亦然。考夫恩就注意到,多數女性對父權社會仍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彷彿一旦取得夢寐以求的投票權,便滿足於桌上掉下的麵包屑,卻忘記那張桌子仍歸男性所有。」

▲在男性占絕大多數的議會中,考夫恩的隻身奮鬥尤其顯得珍貴。(來源/推特

1975年,考夫恩提出《兩性平等法案》(The Balance of Sexes Bill),旨在讓公職系統內男女職員人數均等,因為當時就任公職者絕大部分都是男性。該案最後並未通過,但在倡議的過程中,她認識了此生最愛:英國女同志雜誌《莎孚》(Sappho)的主編芭芭拉.陶德(Barbara Todd)。在法案進入二讀時,考夫恩就發現「芭芭拉愛我,她也知道我愛她,」於是毅然離開結褵二十多年的丈夫與三個孩子,搬去跟陶德和她的兩個女兒同居。考夫恩甚至在1976年向下議院發言人提出史無前例的要求:稱呼她為「Ms.」而非「Mrs.」。這個中性的改稱在當時引發不少熱議。

然而沒過多久,更大的新聞就來了:八卦媒體記者將考夫恩的性向公諸於世,導致她的家人接連被媒體騷擾。同黨議員更落井下石,指責她的性向讓她身為「勞工階級母親與妻子」的形象受損,並順勢批評她平時充滿女性主義的論調,連工黨都跟著取消她的競選連任資格。雖然這項決定在考夫恩強烈抗議後被收回,但她也因此失去黨內支持,間以柴契爾夫人帶領的保守黨勢力大幅增強,最終使她輸掉1979年的國會選舉。

▲此為考夫恩最知名的照片之一:性向曝光後,她與女同志組織一同抗議,主張她的議員連任資格不應因此被取消。旁邊的人手持標語牌,上寫:「國會議員必須站出來支持(come out)。」然而「come out」也有出櫃之意,可謂一語雙關。(來源/推特

落選後,她並沒有一蹶不振,反而以不同形式繼續推動她所關心的議題,例如參與協助單親家庭的慈善組織、擔任國會助理、以及在倫敦地方議會擔任委員會委員等,直到八十多歲都活躍於政界。她還將觸角伸及監獄人權與環保,同時鼓吹在國會工作的女性群起對抗所謂的「男權至上主義」,打破被男性壟斷的困境。

至於影響她一生甚鉅的強迫出櫃事件,考夫恩坦言「身為女同志一事毀了我的政治前途。」即便事件爆發後,她才公開承認自己的性向,但她強調「我的性向跟擔任國會議員的能力毫無關連,」並聲明自己「以身為女同志為傲。」「我從未想要隱藏這段伴侶關係,而且一直努力賦予這段關係一個正當性,因為我相信,這和其他情感關係一樣有效且值得尊敬。」

▲考夫恩一生都在為提昇女性地位與爭取女性權益而奮鬥,用自身的努力證明性向與能力並無任何關連。(來源/推特

考夫恩曾提及:「社會上有一種極端的迷思,認為女同志之所以尋求彼此慰藉,是因為她們無法得到最終極的對象,也就是男性。異性戀相信他們的關係才是正常關係,但世上並沒有所謂正常的關係,只有關係本身而已。更何況,大多數的情感關係是源於男女的社經地位,因此造成影響的是社會壓力,而非自然情感。」她甚至自豪地表示:「我知道我在某些人眼裡顯得很煩,因為我拒絕為自己在性別上的觀點道歉,而且樂於不思悔改。」

時間證明,考夫恩確實無需「悔改」:1997年,亦即考夫恩落選近二十年後,時任工黨國會議員的安潔拉.伊格爾(Angela Eagle)接受媒體採訪時出櫃,成為考夫恩之後英國第二個出櫃的女同志國會議員。再過了二十年後的2017年,女性在英國國會大選中贏得三分之一席次,創下歷史新高,而當選的出櫃議員更高達三十多位,成為當時全球同志比例最高的國會。考夫恩自己則在1980年正式與丈夫離婚,並於英國同婚合法化生效的隔年(2015)與陶德結婚,彼時兩人已同居將近四十年。她們自70年代後期便形影不離,直到陶德於2020年去世為止。

▲考夫恩與陶德相伴近40年後,終於得以目睹英國同婚合法化的一刻,正式結為連理。圖為攝影師Casey Orr拍攝的兩人晚年合照。(來源/推特

雖然考夫恩的國會議員生涯只有短短五年,但一般認為她在平權議題上的持續努力,為後續改革打下堅實基礎。伊格爾稱考夫恩為「女性主義先驅」,「為我們所有後人開創了新的道路,」「我們所有身為全世界『最同志』國會的一員,都欠她一份恩情……她的逝去讓我們想起許多前人的偉大犧牲,而我們的責任就是為了所有人的正義與平等,再度獻身奮鬥。」

▲伊格爾在推特上悼念考夫恩,表示這位女性主義先驅「為我們所有後人開創了新的道路。」(來源/伊格爾推特

■編輯/Vicki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