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萱的前異女觀察日記 》傳統禮俗中的女性歧視

2020/10/13

▲感覺到自己的邊緣和不自在是來自女性身份,其中一個就是在喪禮上。(圖片來源/攝影師:JESSICA TICOZZELLI,連結:Pexels

身為一個女人,不知道你們有多少時候會覺得自己因為女性身份而被排拒在外、格格不入,又或是因為性別身份而被放進一個既定的框架裡。我最近有幾個這樣的時候,特別感覺到自己的邊緣和不自在是來自女性身份,其中一個就是在喪禮上。

最近家中有長輩過世,縱使平常最常照顧他的是女兒,他仍屬意許久未聯繫的兒子負責後事。對上一代重男輕女現象並不陌生的我對於這個安排並不太意外,也曾耳聞傳統禮俗中「捧斗」等儀式須由兒子的兒子來進行。然而即使已經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當禮儀人員一邊向家中長輩們解釋著流程和禮俗的進行,身為女兒的女兒的我,還是赫然發現在這樣的場合自己徹底是個外人。


▲因為是女人,在這場喪禮中比較被重視的位置,便沒有他的份。(圖片來源/網路)

這種「沒你的事」的外人感出現在,當禮儀人員解說到某些忌諱時,「兒子回家以後要OOOXXX」『那女兒呢』「嫁出去的女兒不用」;當眾人上前領要佩戴在身上的孝誌時「女兒要戴哪一種?」『嫁出去的女兒嗎?這種』「那女兒的女兒要戴哪一種?」『喔他不用』;而誰是長孫、誰可以帶領孫輩上香,就算跟往生者完全不熟也沒有關係,只要他是兒子的兒子就好,而其他年紀更大、跟往生者更熟的人,因為是女人,在這場喪禮中比較被重視的位置,便沒有他的份;更不用說無所不在的「內」、「外」之分,處處都在提醒著女人他是這個家的外人,他的孩子也是這場喪禮中的外人。

這些禮俗背後,就是把婚後的女人視為別人家的人,因此他的孩子也是別人家的孩子,既然已經嫁「出去」,自然在這樣的儀式裡沒有太多需要他們參與的地方,更不用說決定事情如何安排的說話權。重男輕女的傳統價值便來自這樣的觀念,既然女人終究會離開,何須在他們身上花費太多心思甚至資源?


▲傳統禮俗中如此理所當然的區分內外,把女兒劃在千里之外,女兒的女兒更是千里的千里之外。(圖片來源/攝影師:NEOSiAM 2020,連結:Pexels

真的不是多喜歡在這樣的活動中爭著出頭還是什麼的,我相信那些長孫也未必喜歡自己被賦予的位置,我也並不是因為想要擔任而感到不滿,然而傳統禮俗中如此理所當然的區分內外,把女兒劃在千里之外,女兒的女兒更是千里的千里之外,作為一個女人,我在這當中感到無比的不自在。

當代社會女性意識漸漸抬頭後,多數人已經知道不能公然歧視單一性別,甚至有人會認為「台灣女權很高已經壓迫到男權」,但在婚喪喜慶這些傳統禮俗裡,眾人還是以習俗為名大辣辣的歧視女性毫無反省之意,公然用性別區分人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如果在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好幾次的喪禮禮俗中還有滿滿的女性歧視,到底何來女權過高呢?

在婚禮禮俗中的各種女性歧視已經漸漸被修改、調整甚至提出反省的時代,喪禮卻仍充滿各種刻板印象與歧視。即使一時半刻難以全盤改變,但看見這些刻板印象和歧視的存在就是一個起點,就讓我們從任何一個時候都別再說誰是「嫁出去」的開始吧。

周芷萱
作者
作者

前任異性戀、女性主義者,網路倡議性別議題寫作者。文字看起來很難相處,不過演講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哇你本人很好相處欸」(笑)。不過始終相信女人應該要「可以」難相處,所以持續寫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