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周年·平權鬥士進行式》呂欣潔-雨後天晴,這些那些都還要繼續努力

2020/05/30
同婚周年·平權鬥士進行式》呂欣潔-雨後天晴,這些那些都還要繼續努力
同婚周年·平權鬥士進行式》呂欣潔-雨後天晴,這些那些都還要繼續努力

走進與呂欣潔相約的咖啡館,她早已提前到了,正一邊與人線上通訊,一邊打字處理公事,那是524的前幾天,有不少邀約專訪。訪問途中,她又接了一通電話,她告訴我,當晚還要上一個廣播節目。「辛苦了。」我說。她回答我:「沒什麼辛苦啦,同婚一周年是有忙一些,但最忙的已經過去了。」她說的是同婚專法通過前的奔走努力。一個鐘頭前,台北還被沉沉雨幕包覆,我看著陽台外已然停歇的雨勢,恍惚間想起去年立法院通過同婚專法那天,也曾下著一樣的大雨,幸運的是,我們都等到了雨晴。

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以下簡稱「熱線」)的義工、熱線文宣部主任、代表社民黨以同志身分參選立委、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到現在的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呂欣潔由同志社群熟悉的每年熱線募款會的主持人,逐漸成為全國平權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不免也成為輿論批評的箭靶核心。這些批評,有惡意的造謠,無端的人身攻擊,但也不乏真正的建言與友善的回饋。不論是她或是相關平權團體,在一次次對話與衝突中,我們看到同志社群與台灣社會的砥礪成長,也看到性別運動前進的軌跡。而在同婚專法這項里程碑的成就達成後,呂欣潔作為平權運動的長期參與者,有什麼樣的觀察與對未來的期許?

只有結婚才能達成的改變
「(同婚通過)是非常徹底且長期的轉變,那是一件我覺得只有結婚才做得到的事。」平權運動推進中,「出櫃」或者說「現身」一直具有重大意義與動力。同志出櫃不只是坦然自信的表現,也是給予他人認識理解真實自己的機會。

呂欣潔指出,從事平權運動的人常說,讓社會認識同志很重要,但現實是每個人很難刻意地不斷向別人出櫃,這需要強大的能量。然而同婚通過使得同志更容易在日常中自然現身,並且確實進入國家系統。「譬如說我跟太太一起遷戶籍,有的人幫配偶申請副卡、健保眷屬或是最近納稅報扶養等。」呂欣潔說:「國家大大小小的系統都開始要習慣跟接受同性配偶這件事。」不只是公務員,當人們在生活中頻頻接觸到同志,那麼「細微小事的影響,累積起來是很龐大的。」她笑著說,這是她覺得同婚通過後,最棒的一項改變,而協助國家系統,完整接納同志,則是她目前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把彩虹的詮釋權拿回來
由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GagaOoLala同志影音平台,五個關注性別及平權的組織共同組成的婚姻平權大平台,在今年五月正式立案,並更名為「彩虹平權大平台」,呂欣潔也成了彩虹平權大平台首任執行長。

對於平台更名的原因,除了平權運動進入新的階段,婚姻之外也將關注各種多元平權議題,彷彿是想起了長期以來的對手,呂欣潔帶著點憤憤地笑著補充:「而且我們要把彩虹的詮釋權拿回來,要不然被彩虹媽媽搶走了!」 呂欣潔表示彩虹平權大平台有短期與長遠的規畫,對外,將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運動者分享經驗;對內,長遠來說,將持續推動社會教育、進行研究調查,眼下則著力於共同收養、人工生殖還有跨國同婚等平權未竟事宜的政治倡議與修法,還有行政系統的優化,其中行政系統優化更是目前工作的重心。換言之,這正是之前提到的,當同志進入國家系統後,國家系統必須完整接納同志。

「有對已經結婚的女同志要生小孩,但是醫院系統沒辦法把配偶資料key進去,因為有身分證字首同是1或2就無法key的防呆設定,醫院行政系統沒辦法處理。」呂欣潔喟嘆類似的公務表格設定,或同志配偶申請生育補助、育兒津貼等一般市民福利,時常遇到困難。部分公務部門的惰性,更使得同志求助無門,這時就需要尋找友善民意代表幫忙。

在政治領域培育種子
早在同婚通過以前,平權團體與理念相近的政治人物,就已在相關議題上互相協助。立委或議員為議題發聲,平權團體也協助整備資料做為後援,並在選舉時發動志工,支援友善的候選人。然而平權運動一路走來,如何拿捏與政治的距離,一直都是考驗。呂欣潔不諱言,團體內部存在不同意見,在一些政治公關的操作上,需要更周密的思考,這是段學習的旅程。

大平台這段日子以來,花了不少時間結交政治盟友、進行政治遊說。新國會選出後,大平台已陸續拜會各黨派立委及黨團,同時與台北、新北、基隆、竹苗、高雄等地方議會的民意代表合作,建立性平友善議員連線。「我們想深度經營政治關係。」呂欣潔說,持續推進平權,無論政治倡議、法案修改還是優化行政系統,都仰賴盟友的支持,不過最終還是需要自己的政治培力。

「我們年底會做同志候選人培訓營。」呂欣潔曾經投身選舉,在這幾年的運動經驗中,體悟到改變政治不能只靠少數幾個人的單打獨鬥,「如果我們能有組織,或一批人持續投入,不管是連結或培訓人,才能創造更徹底的改變。」為此,她特別去美國受訓三個月,學習相關課程,她語氣堅定地表示:「我們需要種子在(政治)裡面。」

平權之路,未完
「現在是通過婚姻合法,不是婚姻平權。」同婚專法剛通過時,呂欣潔接受採訪時曾這麼說。面對平權的未竟之路,這一年來,包括組織改造、各項計畫的推行,呂欣潔與她的同運夥伴依舊馬不停蹄。

我想起她告訴我,去年524她看到一對拉子朋友登記結婚後,換發寫上配偶的身分證,非常感動。感慨對異性戀很自然的事,同志要花那麼多力氣才做得到,也發現很多朋友結婚後,彷彿有了清楚面對世界與他人的位置,得以更自在面對周邊的人。或許平權之路就是同志為真實自己在世界標上座標的歷程,曾在暗影中隱沒的,終於能在陽光下綻放。這條路,未完。


■採訪‧撰文/夏晚森‧ 圖片來源/ zooey chiang(找象攝影室)‧特別感謝場地提供/woolloomooloo

 

夏晚森
作者
作者

不自由文字工作者,篤信若能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則可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