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已為我感到驕傲-專訪酷兒影展創辦人林志杰

2020/02/03

▲林志杰與父親

酷兒影展創辦人林志杰(Jay)出生高雄,9歲就前往美國北加州開始小留學生的生活,一直到大學積極參與的社團經驗,逐漸培養創辦影展的能力,因緣際會重回台灣,透過「影展」的媒體力量推廣同志運動,2014年首屆酷兒影展獲得的意外迴響,讓2015年第二屆影展請來楊丞琳擔任代言人,並將影展帶回故鄉高雄,搭配多場校園講座,廣開酷兒影展的能見度。2016年2月受邀擔任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的評審,一路走來,他愛其所愛,影展與自己的生命故事始終像是一條聯繫著外在環境與內在認同的生命線,也就此展開不一樣的人生旅程。

▲大學的社團經驗,對林志杰創辦酷兒影展很有幫助。

少男的同志啓蒙
回想自己的「同志認同」,Jay從國小就有些對男性的情愫,雖然一直視為一般兄弟情誼,但隨著高中青春期的少男情事,終於激起對性的渴望,偶然在加油站撇見同志色情雜誌,他笑說:「那時候發現自己會在沒人的時候,偷偷到便利商店翻雜誌,幻想自己年滿18歲,渴望正大光明地把雜誌帶回家。」

但就是身處自由著稱的美國社會,高中的青澀與懵懂,仍讓Jay害怕「出櫃」,回憶起當年有個全校知名的「Gay同學」Chris,微胖身材與女性化舉止,讓他成為同學八卦的目標,黃種人又是外來移民的Jay,總是擔心自己被貼上標籤,儘管內心滿是對同性情慾的渴求,卻始終壓抑自己同志認同。「學業」成了此時這個亞洲男孩的認同與願望,但自由與解放卻也在人生轉角蠢蠢欲動。 

自由校風化成認同養分
高中成績名列前茅,也讓Jay順利進入柏克萊大學,大學生活充滿各色各樣的人,也在此時展開一段正式的親密關係。儘管當時的男友早是出櫃同志,但他因為剛「入圈」,一直不想在學校公開身分,兩人總上演,在房間很熱絡,在外面裝不熟的戲碼。Jay有點慚愧地說:「可能也因此傷害了他,但他真的教我許多。」

大三時他飛往德國留學,在那也更加認識自己,離開德國前也正式和室友們坦誠自己的性向。大四回到柏克萊,他加入校內同志組織,開始他對同志議題的探索跟討論,當時他就透過小型影展活躍於社團,當然也奠定回台創辦「酷兒影展」的根基。每每回憶這段學生生活,他都希望年輕人能透過參加社團或同志組織,結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就像我們都經歷過的青春期,孤單是青春最無解的一道難題。

▲林志杰與父親

蟄伏多年出櫃獲父母接受
離開學校,Jay體驗精彩豐富的感情與生活片段,在家中卻一直是爸媽口中的乖兒子,父母知道他的事業,卻對感情生活始終一片空白。大學時曾試著和姐姐出櫃,「因為不想要在家裡是一個沒有伴侶,沒有戀愛經驗,但其實都有,不想要有一種欺騙的感覺。」但卻被姐姐勸退,他也決定把「家庭」跟「自己」切割得更開,和父母出櫃因而蹉跎了更長的時間。

但無論如何,在他向家人出櫃後,媽媽直說:「我兒子很棒,他為弱勢發聲。」爸爸雖有許多擔心,但在酷兒影展開辦後,看見兒子的努力與成果,擔心釋懷,2016年受邀擔任柏林影展泰迪熊獎評審,更讓爸爸放下多年的顧慮與擔憂,他說:「Jay人生走到40歲,已經走出自己的路,我覺得很了不起,也很驕傲。」

80高齡的父親講起話來鏗鏘有力、思考清晰,但天下父母心,他仍掛心兒子年紀更大後有人能相互照顧,對兒子現在的成就,滿意之餘更透著驕傲:「我去看了幾場,有男生辦喜酒的戲碼,有很多家長看起來可能不愉快,但我看起來很自在,因為性向不是我們強迫他的。」也邀請親朋好友來看,面對質疑,他坦然地回答:「我兒子就這樣呀!」他的開明與同理,成就Jay這麼多年來的心結,父子間的情誼與互動,流露出一種親子間才有的愛,父親說:「了解後,我希望台灣也能認同同性婚姻。」這是老父親的愛,更是與你我一樣的渴望!

 

■撰文/林政平‧攝影/許世錦
*本文轉載自LEZS16〈像我們這樣的親子〉,2016。

延伸閱讀